“三三一”教学模式是在导学案实践的基础上,以分层教学思想为技术指导,运用“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教学原则,结合学校课堂教学实际,不断规范、改进、总结的具有课改推进性、实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主要分为七个教学环节,包括:导、思、议、展、解、答、学。那运用这七个关键性的教学环节,能很好的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起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生活实践进行新课导入,那在我们的化学导入中,能够最大限度的结合学生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来进行导入,如:在讲到“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这一性质时,我们就可以用“秋天开的桂花,为什么我们隔老远就能闻到花香味呢”或者“为什么我们洗完的衣服能被晾干,而且在有太阳的地方衣服晾干的更快”等等生活现象,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引出本节学习目标,告知本节重难点知识。
在介绍本节课的知识前提下,让学生自主阅读书本并完成导学案的基础感知部分,通常时间在5-7分钟左右。教师在这个时间段走动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之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各小组讨论在自主思考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或有疑惑的问题,并组内同学探讨导学案上的“合作探究”,通常时间在5-7分钟左右。在整个学生自由思考时间之后,接下来就是学生展示自己的时候了,由学生来回答导学案上基础感知部分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学生遗落知识点,再进行拓展;这一环节教师可采取个人加分或小组加分的奖励形式来激发学生热情,调动课堂气氛。在展示完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之后,教师给出几个相对应的练习题,由学生思考回答,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
最后,由学生总结或师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学生自由发表本节课所学知识,然后由学生完成导学案后面的五六个达标检测题,达到堂堂清的目的。这样的一整节课流程下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观点,让学生敢说敢讲,让学生团结合作,将课堂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