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学生学习状态相较于开学之初少有松懈,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想尽办法,让学生正确克服期末“小情绪”。那么要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呢?
老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让学生真正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也要让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关心他、爱护他、真正站在他的角度上考虑的。
学习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
学习兴趣并非天生就有。对于厌学的学生首先应督促他们制定短期小目标,让他们在学习上对自己有信心,并让他们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当他们达到一个目标后,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改变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或者用生动的故事、典故、身边事例、时事新闻等导入新知,巧设悬念,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许多学生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这个老师所教科目,久而久之,成绩一落在落,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如果师生间存在矛盾,学生怀着对立的情绪上课,就不可能给予教师应有的配合,即使老师的教学过程设计的再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可能好。要知道现在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平易近人、尽可能的做到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