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师频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衡实教师智慧:浅谈生物科普知识在高一生物教学中作用

浅谈生物科普知识在高一生物教学中作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学习是一种生活,尤其是对于当下高中生来说更是一种紧张的,有压力的生活。若能在高一生物教学开始之时,采取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授课方式,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会很有帮助。

高中生物的第一堂课十分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师一定做好必要的准备,尤其是知识的准备。教师要在第一堂课给学生一个展示出一个新奇、有趣、高端、实用的生物世界。

本人认为第一节课一定要告诉学生: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长江讲座教授,施一公曾用3个数据从侧面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美国科学院有1900多位院士,其中1100多位院士从事的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第二,美国最大的工业是现代生物制药业,美国民间投资最多的工业也是现代生物制药业;第三,美国联邦政府用于资助科学研究的预算中,其中有一半以上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作为教师,首先给学生一个大视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奠定学生对生命科学最基本的认知。

本人认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在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第一章《走进细胞》中学生首次接触到病毒与细胞的关系。作为教师,一方面要紧扣教材知识,一方面要补充生物学科普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病毒由一种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如艾滋病病毒,疯牛病病毒等常见的病毒。如空气中有很多的病毒的,为何我们没有得病。如对生物界的分类系统,根据生物是否由细胞组成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病毒);病毒为什么属于生物等生物学科普知识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有渊博的知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本人认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解与人相关的科普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关注最多的还是自身的健康,我们也在生长过程中,对自身有很多的疑问。如在讲解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常提到胚胎发育过程中,人是有尾巴的,通过细胞凋亡最终消失,还有以前我们的耳朵上边缘是尖的;我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鄂唇是拼合在一起的等等。这些知识虽然在课程标准中没有考察,但是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促进学生对生命本身的理解。

课程标准中并未提及生物科普知识要如何与课堂结合,但是作为生物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教给学生一些必备的生物常识。

生物科普知识,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生物教学并不只是讲考试考的东西,并不是除了考试一点意义都没有。在教育改革的路上,作为一名新老师,要尽可能做一些我们能做的事,让学生接受更的教育。

关闭

  • 云南长水实验中学
    学校地址及联系电话

  • 云南长水实验中学
    高考补习部

版权所属  长水实验中学   京ICP备202407551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