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山之石,可以攻玉
——记听戈素云老师的一节地理课
眨眼间来到衡实也已经三个月了,这三个月是相当充实的三个月,这三个月更是劳累的三个月,这三个月还是收获颇丰的三个月。收获了聪明而又不失调皮的一群学生,收获了年轻却有干劲的团队……
昨天我听了我们班地理老师戈素云的课。谈她的课之前先聊一下对她的印象。不同于我印象中的衡中地理老师,她一看有一股理科老师的较真劲儿。而且办公室里的她,总是低头备课,认真准备,看上去就是一个不苟言笑的经验型教师。说话很有文科老师的气势,语速快,有力道。所以在听她的课之前,我已经想象到她的课堂紧张度会是怎样的情景。然而事实却与此大不相同。

陈芳老师在英语课上
预备铃进教室后,戈老师简单要求学生准备学案和课本。利用学生找资料的时间在黑板上写上了这些字:
地球公转的意义
一、公转的基本特征
概念、方向、周期、轨道、速度
然后利用PPT出示了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观察演示,并带着学习目标探究,让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静静的专注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概括描述失误的能力……但在第四个知识点的讲解上,先是抛出了一个问题: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在什么地方的速度最快,近日点,还是远日点?学生们喊完远日点,见戈老师没有反映立刻开喊近日点。这时候戈老师明白学生不太掌握这个知识点。走到教室中间的位置解释道:
戈老师:同学们想一下,地球为什么围着太阳公转?
学生:因为太阳引力
戈老师:那为什么会有太阳引力呢?
学生:因为太阳质量大
戈老师:那离太阳越近的时候,太阳引力会增……?
学生:大
戈老师:太阳引力增大,那么公转速度会……?
学生:变大
戈老师:那么,公转速度最快的时候是在……?
学生:近日点
问题的疑难很快在师生的互动中得到了解决。而这个过程中,戈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像买彩票一般猜问题而指责学生,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先批评学生不动脑筋思考,然后再讲题,那这样的话,孩子们求知的自信心或许无形中受到了打击……

戈素云老师在地理课上
这是本节课我的第一个体会:多给孩子鼓励性的语言,即使是在孩子们该批评的时候。
体会二:文科知识,给思路,而不是给结果。我是典型的文科生,我还依稀记得当年我的地理老师在将公转自转的时候,是在课本上划了很多概念,然后背诵,接下去做题,讲题,改错的。所以那个时候学习的特点是当周讲的当周会,月考不复习就做不对。
体会三:重视对概念和定律的齐读。当通过进一步推到导后,就得出了开普勒定律。戈老师补充说,那么接下来我们齐读一下开普勒定律,看他的解释和我们的推论是否一致。孩子们很乐意地大声朗读。
体会四:积极正面的引导,并兼顾小组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学生读完以后,戈老师笑着说: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科学家的思维,那么我们来做一下学案左面的合作探究一。限时三分钟。这其中边走动,边观察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评价说:张振华小组加2分。
体会五:课堂上到位的教师角色。戈老师的课堂没有严厉的斥责,也没有凶狠的眼神,但全班学生无一不在她的引领下,跟着齐答,而后又积极的做题,争做第一个做完试题的小组。而我扪心自问,自己的课堂,虽然学生的紧张度不低,但这仅仅是外在行动,而内在的思想却不一定跟着思考。并且很多时候会不自觉的想到自己是管理者班主任,而忽视了教育者教师这个角色。
体会六:这是我写在听课本上的一句话,文科也可以像理科一样,思维量大,思考速度快,并且环环相扣。同样是文科教学,即便有学科差异性的存在,也应该在训练学生思维上思考设计自己的上课流程。
体会七:没有无效的课堂语言。这也是为什么课容量大且讲解透彻的原因。我是典型的喜欢把知识点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的人,但往往我的联系点会成为学生走神的起点,更有甚者,个别学生会会借题发出哄笑的言论。干扰了学生的视听,影响了知识点的加深。
下课后戈老师及时找到了我,很谦和地和我交流了这节课。我也直接中肯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每个人每周都会听一定数目的课,如果每次都能静静反思整理自己的收获,那么下一个学科骨干带头人一定能在我们当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