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师频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杨硕: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二三问题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二三问题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文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小学也好,或者是综合性的大学(不考虑中文系),但凡有语文课,都非常重视文言文的学习。学习文言文,并非是一股脑地全部都学,而是有所选择,择良弃莠,取精去糟。初中阶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为高中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该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和结果将影响到他们在高中阶段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效率。笔者是一个古文爱好者,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学习古文的经历以及对学习文言文时的思考,来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二三问题。

关键词:文言实词与虚词 文言文断句 古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文言文似乎是比鲁迅的文章更让他们感到崩溃的内容。原因无他,文言文的翻译对学生来说就是一大难题,而且汉语语法发展到如今阶段,稍微古奥一点的文章,且不说让学生去翻译,光是读起来就觉得诘屈聱牙,更遑论那些哪怕是高中生,也很难弄懂的文言虚词的用法,教师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讲解存在争议的文言虚词时,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解释清楚。笔者是一名初一语文教师,虽说平时喜读文言文,但真正在给学生讲授文言文时,才切身体会到文言文教学的难处。除了文言虚词,教会学生如何对文言文进行断句,然后翻译原文,也是一个要点,因为如果对句子的划分有误,那么对文言词语的解释也会出现偏差。初一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文言文,但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文言文,只能说是知道了有文言文这一文体,明白了什么是文言文。

在初一上学期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思考得最多的即是文言文的教学问题,如何打好初中生的文言文基础,让他们在高中时能对文言文感兴趣,而不是感到恐惧,能够看到一篇古文时,在借助工具书的情况下,较为准确地翻译原文。现阶段并不需要给学生讲解太多文言文的概念性知识,一方面是初中学生用不到这些知识,再者,系统的语法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考虑到初中生的接受和理解水平,所以在教学的时候通常会避开语法问题或者是点到即止。

在与同行老师交流的时候,对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把握往往因人而异。笔者针对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难点,浅谈管见。

(一)文言文的翻译

笔者常常私下认为,文言文的翻译尤为重要。拿到一篇文言文,如果连最起码的看懂都成问题,就如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即《诗经》)的人,“无以言”,不先解决文言文的翻译,对文章的理解,对文言实词的含义解读,对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的理解将无从说起。古人同样非常重视古文的翻译,即为训诂。

所谓“训诂”,就是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训诂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训诂出现在西汉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少数经书保留下来,懂得古经文的学者用同时代的语言注解春秋战国时期编著的经书,此为训诂学的初始。训诂学开始形成后,后人在注解前人的著作时,往往会引用多家学者的训诂成果加以说明,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来解释存在疑虑的地方。例如对《诗经》的注解,古往今来,注解诗经者不乏其人,但流传最广的还是南宋朱熹的《诗集传》。在朱熹之前,毛亨的注解被封为《诗经》注解的经典,朱熹对毛注尤其是毛诗序中存疑的地方作了总的批评。由于朱熹的严谨治学态度,使得《诗集传》比毛诗序影响更大。

当然,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只是帮助学生打好文言文的基础,并不是进行专业的训诂工作。哪怕是“训诂”这个词语,也只能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就是用我们平时的大白话,普通话去翻译一篇文言文。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说到,文言文的断句对翻译非常重要,如何断句,将影响到对原文的解释,例如《郑子家告赵宣子》一文中有“于是晋候不见郑伯”句,如果是按照现代汉语去断句,那么断句就是“于是/晋候/不见/郑伯”,实际上应该是“于/是/晋候/不见/郑伯。前者断句会导致“于是”直译为现代汉语中的“于是,就”,但这句话中的“是”是个单词,除了地名和少数连绵词,古代汉语中大多数都是一字一词。“于是”在文中的意思是在这个时候,“于”为介词,“是”为指示代词,代指这个时候(晋侯聚集诸侯攻打宋国的时候)。根据前后语境,断句应当是依后者,即“于/是……”。由是可见,断句对翻译何等重要。

笔者在教学时常给学生强调一点,不要以《现代汉语词典》为根据去解释某个文言词的意思。时代发展到今天,且先不说汉语语法已经发生变化,单是在历史上因为战争、政治等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和民族融合,以及词义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拥有新的含义,如词义的引申、扩大、缩小、转移等,当然也有固定不变的词语,我们就需要借助专门性的工具书来解读一个文言词,否则我们对文言词的含义理解有误时,将会影响到对原文的翻译,进而影响到对原文的内涵的解读。

(二)文言文中的虚词

现代的古代汉语研究者将文言文的词分为两类,实词与虚词。所谓实词,是指能够独立成句,有实际意义的词语,那么相对的,虚词就是指没有实意的无法独立成句的词。笔者在这里要讨论的是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及含义。

常用的文言虚词有“以、为、其、之、乃、与、及、而、则、于是、故、然、也、乎、耶(邪)、若、如”等等,很多虚词的用法都是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判断的,例如“而”,这个虚词的作用是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如:“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朝济而夕设版焉”(《左转·僖公三十年》)等,王力先生在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认为“而”有顺接和逆接,顺接是指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有某种类似或者有密切的关系,中间没有转折。这种用法通常是表承接、递进和修饰。逆接则与顺接相反,是意思相反的两项,即为转折。如前面所举的“朝济而夕设版焉”一例,“而”就是表转折。

初中文言文的常用虚词并不多,常见的是“乃、如、之、于、则、以、为”等虚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问题,由于是初次正式学习文言文,难度加深,对学生来说,如何根据给定的句子去分析一个虚词的用法,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们就无法正确理解虚词的用法,继而无法正确解释虚词含义。如初一上学期苏教版语文课本第五课《古代寓言二则》中的虚词,即便课后有注解,学生们依然无法判断同一个词是否都是虚词,也无法判断虚词的含义。如果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开始阶段就对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没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或者说很难从给定的句子去判断虚词的真正用法。初期不打好基础,整个初中阶段甚至是高中阶段学习起来都比较困难,会将文言文视为语文学期的拦路虎,失去学习文言文乃至语文的兴趣。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对虚词用法的理解能力。每次讲授文言文时,先是巩固对虚词用法的记忆,然后再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具体语境中的虚词用法及含义。笔者相信,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古代语法和现代语法

笔者生活在当代,没有和古人做过交流,无法知道他们素日说话的方式与今人是否一样,但从他们遗留下来的文字看来,古代语法与现代语法有相当大的区别,比如说《愚公移山》一文中智者评论愚公的想法,说道:“甚矣,汝之不惠。”“惠”,意为聪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真是太不聪明了!”这仅仅是一例,这样的例子在古文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现代语法和古代语法有很大的不同,古时候由于文字载体——也就是书写材料的珍贵,人们在用文字记录语言或者事情的时候,往往言简意赅,精简扼要。所以古代文字看起来古奥佶屈,如果不是懂得古语和古文字的注解家用同时代的文字进行训诂,那么现代的学者也不会有今天的突出成就。而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字载体多样化、普遍化,另外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上个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对白话创作的推广,使得书面语言的形式越来越口语化,同时也导致古代语法和现代语法有很大区别。

我们今天在阅读古文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按照现代语法根本读不通的句子,翻译时往往要将句子的某一部分提到前面或者放到后面,现当代的语言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倒装”。当然,这种倒装并不只是出现在中国的古文当中,国外的书面和口头语言都有倒装。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讲授文言文的时候要掂量轻重。笔者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上课时只是提到文言文有倒装这种现象,在翻译时需要将句式还原,与现代语法一致,然后再进行翻译。至于倒装中的代词作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就需要高中老师进行讲解了,而对学生而言,高中阶段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达到一定层次,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在翻译的时候同样要考虑到某些字的活用。因为古代由于文字具有多义性和不稳定性,作者在用一个字时,会临时赋予这个字某种含义,包括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等,都是比较复杂的,初中生只需要知道有词类活用,每个字如何活用,在高中阶段学习更合适。

笔者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文言文教学上较为常见的问题,由于学识浅薄,必然还有其他更重要的问题没有讨论到。但笔者有理由相信,这三个问题对初中教学而言,非常重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翻译文言文,正确判断虚词用法和含义以及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并还原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①《训诂学原理》,王宁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08月第一版。

②《诗集传》,朱熹集注,中华书局,1958年7月第一版。

③《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1999年5月第三版。

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初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关闭

  • 云南长水实验中学
    学校地址及联系电话

  • 云南长水实验中学
    高考补习部

版权所属  云南长水实验中学   滇ICP备2000073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