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9月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办学以来,云南长水实验中学西双版纳学校在“集团化办学、校区化管理、学区化协同”的创新机制下,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融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问题。
学校专门设立劳动课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理能力和责任心。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是锤炼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品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因地制宜,利用操场旁闲置的土地开辟了劳动教育基地种植蔬菜,并为每个班级划分“责任田”。

在老师的带领下,
同学们相互协作,
一起锄地、播种、填土、浇水……
享受耕种的乐趣,
识稼穑,会知艰辛;知艰辛,会懂俭朴;懂俭朴,会远奢靡。让学生手中有劳动工具,脚下有肥沃泥土,晒阳光,接地气,沐春风,栉秋雨,以土地为课本,书写一行行绿色作业。通过学习劳动知识,进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懂得感恩,学会节俭,在心中埋下一颗责任担当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