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校多点 · 西山校区 · 学校动态 · 正文

最新新闻

为人师表,用心教育,喜迎十九大

为人师表,用心教育,喜迎十九大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云南长水教育集团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组织开展了“迎接十九大,做合格党员”为题的征文活动。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衡实人,现谈谈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点感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如果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则比较融洽,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一名尊重学生,用心教育的教师是成功的教师,他的人格,他的劳动同样受到学生的尊重。反之,教师如果不理解和尊重学生,而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一味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师德修养的。俗语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所以,老师对学生要尊重,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为人师表”的人。

第三,恰如其分的批评是学生的心理兴奋剂。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它可以助力学生的成长。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讥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以“创建文明城市”和“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为契机,在工作中必须时时提标准,处处严要求,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努力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建设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