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成老师
10年前,我寄宿在姥姥家读初三,三姨家的弟弟陪我备战中考,他比我小一届。
我们每天吃完晚饭直接到西屋学习。那个屋平时就是放些生活用品或者是不用的东西,没有电视,没有吃的喝的,也没有暖气,所以我的活动范围就是靠墙的桌边的椅子,累了舒一个懒腰,不累了接着学。每天都要完成那个作业条,在上面大概每天都是6、7、8项,有的时候想敷衍了事,就劝自己:这么冷,一个人在这儿学,马马虎虎地做也是做,认真做也是做,至少认真做完了还能睡个安稳。做完了每天都差不多12点半,回到睡觉的屋子,姥姥有30多年的关节炎,晚上睡不好她就坐着睡,每天我还有背诵计划,夜深了我就当姥姥没睡着,我就自己拿着书,坐着靠着墙背历史,我也是,背着背着就睡着了,姥姥的屋里暖气温度高,这也是导致我睡着的一个原因。
过了年,天气回暖我就回家住了,到学校需要骑半个小时左右的自行车,路上我们四个人做伴,我跟另一个闺蜜并排。每天早上去的路上我都问她政治上的知识点,想起什么问什么,她说不出来的时候,我就告诉她,还会跟她说这个知识点在书的哪一个上面还是下面,甚至倒数第几行。晚上放学早,我留下来做数学,数学老师总会过来看看,有问题就给我们讲,在数学学习上我一直坚持一个想法:只要是老师让我做的,那就说明我肯定能做出来。所以每道题的解题方式对我来说是发散的,360无死角,这个方法不行,我就换个角度,一个个排除,正向思维不行我就逆向思维,在后期课堂上我做到老师留的作业每道题都能做出来正确答案。
平时我都是考年级第五名,前三名在我心中就不是一般的学生,他们是神我是人,所以打心眼里对于她们我没多想过什么,每天只关注在自己和老师的世界里,每天每件事做到自己满意为止,初三上学期我跟所谓的男朋友分手,下学期就没有走过路,上厕所都是跑着,去的路上想的是回来做题,回来的路上想的是回来做题,我们班教室前面有一排月季花,春夏有阳光的时候,女孩子们特别喜欢站在门外晒太阳,有的时候我也加入她们,过不了几分钟我就又回到了座位上做作业,还是做作业有意思。
当然,我也会跟我成绩相当的竞争,我主要是比状态,做测试我必须第一个交,找老师核对答案,如果我做的慢了,或者做的不好,物理老师就会跟我说:“马小婉、张小月可比你做的快”。下一次我就做的比她们快了,而且以后每一次我都做的最快、最好了。到了后来也不知道她们怎么了,最后中考考的不好,上了高中才知道,小月跟一个男生有纠缠,小婉也没有把心思全用在学习上。
希望我的亲身经历能对我最爱的学生们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