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校以来,学校大力推行“三三一”教学法,体现以学为主的新型教育观,有利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知识学习为能力提升,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多年“三三一”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点改善“三三一”教学法在实际教学应用当中效果的技巧。

1.解决课堂气氛虚热问题的技巧
在议的环节课堂讨论不实,课堂表面气氛活跃,但讨论时学生之间不善于相互配合,基础好的同学积极参与,主导者全场,基础不好的同学游离于小组讨论之外,浑水摸鱼,随波逐流。每个小组看似都有代表积极发言,但讨论结果只是少数人的意见,并没有达到群策群力,所以参与的只是少数,弄明白道理的也是少数。久而久之,在小组中学习成绩好的,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对于学习充满自信心的同学往往处于权威的地位,而其余同学仅仅只是听之任之,对于小组学习负不上责任,这使得议的环节沦为新的一言堂,最终可能加剧学生两极分化,导致一些学生对于学习丧失信心,形成新的学习困难户。
策略:①将小组成员根据成绩进行分组排序,每次学生展示人员选择根据学生举手情况进行变动,如果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在议前就给出展示要求(如此次展示由每组4-6号同学进行展示),以此督促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②问题设置有难易之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③针对讨论过程中,部分班级的学生讨论进度慢,难以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议的任务。对此班级需要明确讨论的要求,进行讨论任务的分工安排,必要时可以在议的环节对于学生进行点拨,以提高议的效率。
2.解决设问不合理问题的技巧
在思和议的环节老师会设计一定数量的问题,有的还会在学生展示时不断提出引导的问题。有的问题设置极为简单,思维含量极低,仅仅需要学生通过翻阅教材即可得出答案。看似课堂活跃,师生互动频繁,教材的知识也都涉及了,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有的问题超越学生能力,脱离学生生活,就会让学生感到茫然无措,如九年级讲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设问过于直接,则会导致课堂讨论无话可谈,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也仅仅停留于字面。
策略:沟通了解,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出发,立足于教材,围绕政治课本制定适合初中生心理的问题。
3.解决听展者态度不端正的技巧
听展者的态度、习惯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部分学生认为学生讲解总不如老师的讲解,再加上老师是讲课者,学生就是听课者的思维定式,所以部分学生不会理会展示者的讲解,导致影响课堂效率。
策略:督促抽查。教师上课时做好观察,记录不听讲的学生,对复述结果或多次督促的学生进行评价量化,促其认真听讲。
为了持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应不断地仰望星空,提醒自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