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校多点 · 滇池本部 · 学生为主体 · 正文

最新新闻

学生为主体丨“回首2020,展望2021”作文大赛获奖作文赏析(十)

岁月既往,不可复追

(作者:140班殷爱婷)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岁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立冬,小雪,大雪……九月,十一,十二……清晨我拧开水龙头,指尖的凉意让我一震,窗上已经覆满了水雾。一瞥桌角的日历,从恍惚中惊起:2020年,也快要结束了呀。

口罩带来的窒息感尚未散尽,上网课的日子记忆犹新。过去那个不平凡的春天里,有的人倒下了,就再也没起来;有的人放纵了,就再也没有资格爬上高峰。幸而,我不属于上述中的“有的人”。我记得初春早起的艰难,上网课睡着时的恐慌,与数学题博弈的黑夜。雾气弥漫的河岸旁,悠扬的英文歌与我一同晨跑。我当然也记得,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喜悦,第一个答完考卷的满足。2020年,我未负春光,春光也未负过我。

2020年那个柳絮纷飞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离别,蓝楹落满一地,汇成紫色的地毯。有个女孩,在蓝楹花树下,伏在我的肩上哭了好久。泪水打在不同的入学通知书上,那昭示着我们的分别。

一串电话铃打断了我看《人间词话》的思绪,我还未等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七夕,就被推进了高中的大门。似乎还残留着那个女孩泪水的肩膀,突然落上了沉甸甸的东西。于是便有了,平静课间的奋笔疾书,中秋万家合欢之际书桌前的笔耕不辍。我惊异于初高中的天壤之别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接踵而至的限时练。起初以为掉进了地狱,后来才发现是进入了学习的天堂。从金秋到寒冬,从每夜的辗转反侧到倒头就睡,从一开始怎么做也做不完限时练的焦虑,到后来从容涂完卡的气定神闲。我在一点点尝试,尝试背下磨人的公式,大篇大篇的古文,尝试20分钟内吃完饭,回到教室继续奋战。我也慢慢明白: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

回首过去的一年里,成功之喜,离别之痛,挫败之伤,生活像调味瓶,让我尝到各种滋味。

2021,距2023年的高考还有两年半的时间。我记得每天宣誓时心中高呼的那所大学,记得在本子上写下的分数,记得日记本中一次又一次出现的那个词语。我期待学文的旅程,期待每一个起点,新的开始,期待自己“为往圣继绝学”。这条路人烟稀少,但我一定要走到尽头。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征程,新的希望。我将用最饱满的热情,书写这一年的华章,我将用毕生的热情,去探索人类文明的辉煌。我将以辛勤奋斗为拐杖,一步步爬上象牙塔的顶端。

王国维曾云:“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施耐庵也曾感慨“窗外光阴弹指过,席前花影座前移”。于是曾国藩警醒了我:岁月既往,不可复追。庚子既往,不可复追。辛丑将至,未来可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