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四月
高中时期,学习中国近代史,一条主线就是侵略,总听老师在说:“落后就要挨打”。今天身份变换,告诉学生的是“弱国无外交”,最能说明的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受挫,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论证了综合国力的强大是一个国家受到世界尊重的前提。
说起国家的强大,你可能会想起周恩来的“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每一个孩子被问及你为什么读书之时就会说这句话,可是这句话责任过重,过于宏大。
年初疫情爆发,钟南山院士挂帅出征,在这场关乎亿万民众安全的殊死搏斗中,钟南山是其中的一个英雄缩影,代表着一种使命、一种情怀、一种追求、一种价值。于是关于为什么读书很快又流传一句话:“为的是成为钟南山这样的人,这是读书的目的”。
我问过几个学生,你为什么读书?
答案各式各样。
比如:
为了报答父母,找一份好的工作。
比如:
为了赚许多钱,以后可以行万里路。
比如:
为了激发自己无限的可能,探索不一样的自己。
比如:
不会像俄罗斯铁憨憨一样捐赠物资只说一句总计183立方米物资,而是像日本赋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当然,不管怎么回答,不管对未来怀揣着怎样的梦想,都没有对错。
有一群人,他们拿走了38%的美国国家科学奖、27%的菲尔兹奖、27%的图灵奖、42%的诺依曼奖;以及1/3以上的普利策奖和1/3以上的奥斯卡奖。在其它顶级国际科学奖项中,这个比例甚至更高。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他们就是犹太人。犹太人曾在历史上受过很多迫害,然而,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在经历过长期的迫害与流放之后,仍倔强成长,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读书的依赖。
犹太人有一条代代相传的训诫:
当你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不得不变卖余物以维持生活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卖的是金子、宝石、土地和房屋。而你家中所拥有的书籍,则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变卖。
有诗和远方的人,生活不会寂寞
关于为什么要读书,
胡适是这样说的: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
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读书让人学会思考。
一个人之所以陷于困境,常常是由于认知不足,而读书是拓展认知和视野的捷径。用生活中的感悟去读书,用读书的感悟去生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在面对一些问题时,思考可以更全面,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读书让人心态更平和。
在书中,你可以见识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生活,得到一些不同的生命感悟。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就是最好的心灵之旅。
读书终会予人回报。
腹有诗书的人不会让自己囿于生活的鸡毛蒜皮,也不会困于一时的人生低谷。所有读过的书都会融进灵魂,沉淀成智慧,静静地待在心灵深处,只要被触动,就会喷薄而出。你在读书上画的每一分钟,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给你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