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育并举 - 智育 - 正文

最新新闻

生物老师带你利用学科知识解读新冠肺炎

新年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病毒防疫战,悄然登陆华夏大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给万千家庭带来了灾难,而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那么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呢?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新冠肺炎呢?

下面我们将利用生物学科知识,来帮助大家分析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以及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

病毒的概念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且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病毒的一种,属于单链RNA病毒(RNA病毒更容易变异)。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像一顶“皇冠”,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传播过程

由于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无法实现自我独立营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借助寄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所以,哺乳动物及鸟类成为了冠状病毒的宿主。通过传播介质形成大范围的感染。目前已被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病毒在体外存活并不久,采用紫外灯照射、喷洒消毒液和高温消毒等方式都可以有效防范。但在体内的复制速度十分迅速,来势非常凶猛。

预防方法

传染病传播必备的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相对应,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1)控制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扩散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所用方法为:隔离患者、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

(2)切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包括空气传播、食物传播、虫媒传播、接触性传播等。

应对新冠肺炎主要是预防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比如:减少到人流密集地方活动、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打喷嚏遮口鼻、室内通风。

(3)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病原体缺少特异性免疫的人。一般来说,没有受到该病毒传染的人群都是易感人群。

保护措施有:加强锻炼,均衡饮食,健康作息,注意个人卫生。

关闭

  • 云南长水实验中学
    学校地址及联系电话

  • 云南长水实验中学
    高考补习部

版权所属  长水实验中学   京ICP备202407551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