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育并举 - 德育 - 正文

最新新闻

孩子青春期,家长怎么办? 中科院心理学博士、我校客座教授为您


孩子青春期,家长怎么办?中科院心理学博士、我校客座教授为您支招

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的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会有可能出现一些心理现象,青春期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中学生的学业,家庭关系,师生关系,还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和一生的幸福。所以,学校老师家长都要重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以解决,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在对云南衡水实验中学的家长和孩子们进行了几次培训之后,有很多家长、学生和老师联系我表示:《做贴心的中学生家长》的课程对他们非常有益,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自己经常用的错误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后果,都表示希望能更多掌握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帮助自己教育好孩子。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家长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例如,如何处理厌学的问题,如何处理孩子不跟家长沟通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选择高考而不是离开学校选择打工的想法等。有些学生也把自己的困惑和内心痛苦告诉了我,希望我能帮助他们。例如,职业选择的问题,家庭关系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学业压力问题,低落情绪甚至想自杀的问题等等。更多的中学老师咨询了关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避免厌学、逃学或辍学现象出现,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孩子情绪,避免学生出现伤害别人或伤害自己(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倾向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要想要解决中学生青春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先要了解青春期孩子有怎样的心理特点以及有可能出现怎样的心理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出合理和实用的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

(一)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孩子内心有很多变化:1、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探索,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等。常常表现出自恋,同时还经常夸大自己的优缺点,因而产生情感的波动,有时因自己的不够完美而沮丧。2独立意识增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希望被当做成年人来看待,渴望独立,反抗约束。在与成年人交往中,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所以当稍微感觉到不被认可和尊重时,就会表现出叛逆心理和行为。3、情感变化显著。人际关系敏感,比较多愁善感,感情变得细腻复杂,情绪变化很快,容易喜怒无常,遇事容易冲动。4、开始看重同龄人的交往和认同,自我概念的形成来自于外界评价,青春期孩子脱离不了同龄人的影响,总是将彼此交往与认可看得极其重要,甚至超过了家长和老师的认同。5、性意识觉醒,情感萌动。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开始关注自己够不够漂亮,够不够帅,能不能引起异性的注意,关注自己是否被他人接受和欣赏。关注异性的评价和开始憧憬爱情。

(二) 青春期孩子有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中学阶段的孩子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有:

1、自身知识储备与家长期望的差距;

2、在乎老师及同学的评价与认同度;

3、短时期内自我高付出与高期待的矛盾;

4、高自尊与自信心缺乏的矛盾;

5、青春期情感萌动。

另外,普遍存在着意志力比较薄弱,行为的自控力较差,学习能力在提升,自信心缺乏,对心理调节能力不够强、抗挫折能力差、逆反心理逐渐增强。

青春期孩子可能出现三类心理问题,第一类,学习类问题有:学习压力过大、考试焦虑、厌学等问题,第二类,人际关系类问题包括:早恋、人际关系敏感、偏执、适应不良、师生关系紧张、同学相处困难、亲子关系不和谐等问题,第三类,情绪类问题包括: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孤独、冷漠、嫉妒、偏激、猜疑等。

二、家长如何帮助青春期孩子

习近平主席提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注重家风、家教和家庭建设。

家庭是在个体成长中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家庭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都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者就发现,在温暖、友爱、情感上互相支持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能适应生活中的逆境,而联系紧密、凝聚越强,可以共享成就、不拒绝的家庭,以及高期望、高指导和高关怀的父母等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事实和研究也表明,缺失或者错误的家庭教育会导致孩子很多性格问题,情感问题,行为问题,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犯罪或自杀行为。

所以对于父母应该提升的方面有:

(一)认知提升

要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比如要注重家庭中亲密关系优先于亲子关系,要做权威民主型家长,而非溺爱型、忽略型、专治型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才能因材施教,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天性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情感投入

要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而非成绩好了爱,成绩不好不爱,给孩子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没有自我,变得虚弱。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而是要让他跟自己比。只关注成绩,而不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的优点,孩子的心理被扭曲。

(三)行为表率

要做好家庭教育,首先要认识到,家长能做好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是最重要的。身传大于言教。要求孩子爱学习,就要自己爱学习。

(四)技能提升

首先是沟通能力提升,教育重要手段就是沟通,所以要家长学会亲子沟通,应用课程中的方法非暴力沟通法达到效果,其次是心理疏导能力,帮助孩子在有情绪情感方面问题的时候,家长学会心理疏导,帮助孩子恢复心理平衡。最后是引领指导能力,家长要在很多方面指导孩子步入正轨,改变错误做法,所以如何引领和指导也是家长必须要学会的本领。

三、教师如何帮助青春期学生

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学知识与技术,应用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当中,减少因不了解心理学原理而采用错误的做法,产生伤害学生心理的事件发生,要重点培养孩子的情商,具体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渗入以下内容:1.让孩子学会情绪的自我觉察;2.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3.要帮助孩子学会交往;4.要教会孩子欣赏自己,悦纳自己5.要教会孩子情绪宣泄。另外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感。

家长和老师要注重要帮助学生学会以下几个方面技能:

1、学会求助。当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无法排解困扰的时候,要主动沟通,寻求帮助,找同学,老师、家长,咨询师(热线咨询师)都可以,也就是要学会求助。理解困难是一时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2、学会沟通。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表达,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3、学会压力管理,提升抗压能力;

4、学会情绪管理,提升情商;

5、提升自信心。时常回顾自己表现出色的时刻,给自己自信心与力量;

6、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融入团队,获得归属感;

7、培养自己的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能力;

8、学会感恩,感知更多幸福;

9、不断提升学习兴趣,体会“快乐学习”“收获幸福感”;

10、养成一生好习惯:读书+锻炼。

四、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学校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素养包括认知和能力两方面,既要让学生懂得心理健康知识,又要掌握一些心理健康能力,提升心理资本和幸福力。心理资本包括信心、希望、韧性(也称抗逆力或心理弹性)和乐观,幸福力就是积极心理学中提到的帮助一个人幸福的能力;研究表明,中国学生的抗逆力需要重点提升,美国心理学会认为与心理弹性有关的能力包括:制定并逐步实施切实可行的计划的能力、正向的自我意识以及对自己的力量与能力的信心、沟通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管理强烈情感冲动的能力。

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德育工作,通过心理健康讲座、班会和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体育比赛、艰苦活动、成人礼、感恩活动等形式多样、活泼有吸引人的学校活动,帮助学生具有这些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资本尤其是心理弹性,帮助其具有更加健康的心理。面对压力、挫折和失败有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更快地从被打击的失败心理、受害者心理、无助心理的阴影中走出来,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幸福快乐有成就感的人,顺利地渡过青春期。

作者简介:王东燕 中科院心理所在读EAP心理学博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教师,云南衡水实验中学心理咨询客座教授。联系方式:13622068845 邮箱:648627909@qq.com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科海里10-3-603.

关闭

  • 云南长水实验中学
    学校地址及联系电话

  • 云南长水实验中学
    高考补习部

版权所属  长水实验中学   京ICP备2024075519号-8